自由与蜕变
————陶瓷雕塑创作有感
刘海峰
现代陶瓷雕塑作为现代陶艺运动发展的一个分支之一,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崭新的陶瓷文化现象和艺术行为方式。就形式意义而言,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前后受到各种现代和当代艺术运动思潮以及各种主义和流派形式美学的影响,从创作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范畴内已经将陶瓷材质逐渐改变为一种精神游戏的载体,从讲究以崇尚创作心灵自由为宗旨的造型理念,到抛弃过于理性的陶瓷工艺程序的思维框架和唯美经验主义的束缚;从追求回归泥性本体的自然美,到主动把握和迎合陶瓷工艺过程中诸多偶发性;让陶瓷雕塑创作过程和状态更符合个人性情得以自由发挥;陶瓷工艺所产生的各种偶发性是挑战陶瓷雕塑创作过程中树立新意的根据,各个阶段因客观形态变异产生的偶然性和因此引发主观形态即兴创作的随机性便成为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 由于陶瓷审美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独特的釉上和釉下丰富的装饰手法和工艺美学本身的魅力,相关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些装饰手段和样式也逐渐成为现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重要媒介语言和表现符号,使得陶瓷雕塑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空间更加自由化了。
一:陶瓷材质因自然属性所产生的各种客观形态变异的偶然性,体现了审美客体的自由多变特征,为创作思维的开拓提供新的灵感。
陶瓷工艺流程中因客观形态变异而产生的各种偶然性是陶艺家即兴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这种偶然性主要表现在陶瓷工艺流程中泥、釉、火三大要素的客观变异上。首先,不同黏土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不同的雕塑手感和手法,瓷泥泥性较细腻,塑性较差,适合表现唯美或委碗的题材;而陶泥(包括匣钵土、紫沙泥,大缸泥,红泥等),泥性相对粗糙,塑性较好,适合表现一种原始、古拙、沧桑或粗犷的意象;而在运用如泥条,泥板,泥片,以及掏空衔接或模具等综合手法等方式成型后,泥巴干湿度和手感把握熟练程度的不同,雕塑造型的形态就会呈现不同的肌理质感;塑造形体有意无意的扭曲变形或开裂,伴随留下各种手工痕迹等众多因泥性引起无法预料的偶然形态,使雕塑造型与原意识中的形象必然有大相径庭之感,创作感觉开始模糊化却获得更为自由和多变的创作思维;其次,陶瓷雕塑空心的成型泥坯最后需要经过火的烧成和高温的考验;因此在造型上与其他雕塑材质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陶瓷雕塑形态不能过于强调形体空间的伸长或落差关系,而是注重造型整体性的把握;再者,考虑到在高温烧成时窑火气氛如采用还原焰还是氧化焰,判定大致烧成温度对泥、釉或色料结合后的影响,包括可能出现形体的物理开裂、变形、塌陷等因素,或釉料色相因化学变化而得到诸如缩釉、流釉、筋釉、气泡等偶然性肌理形态;上述诸多无法预期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陶瓷雕塑创作最后雕塑形态充满不确定性;当然,不是所有客观形态变异产生的偶然性都能成为再创作的契机,能否引导创作者进行再创作的重要根据之一在于作者本身的艺术涵养外,还在于能否熟练运用陶瓷材料和掌握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