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雕塑”略探
刘海峰
摘 要:“写意雕塑”是近些年雕塑界在理论上提出的颇有争议的新概念。作为与理性造型观和方法论为标准的西方写实雕塑迥异的命题,其与本土审美文化息息相关,是一个极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得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不妨引起人们对“写意雕塑”概念所产生的原由和面临的窘境,其造型样式与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品位等问题进行重新的探究和反思。
关键词:写意雕塑 意象 民族性 审美理想 气势美 神遇美 自由美
一、重新认识“写意雕塑”由来的必要性
“写意雕塑”就是通过雕塑的手段,来展示中国传统的感性审美理想的意象造型艺术。广义的说,写意雕塑也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雕塑和民俗雕塑中, 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气质的本土雕塑。而自“五四”这场标榜以“民主和科学”的文化革命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传统文化被彻底的予以颠覆和割裂,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当时被视之“落后文化”之一的本土雕塑被完全抛弃和忽视的现象。继而,在现当代兴起了以西方古典写实体系替代中国本土意象雕塑的浪潮。从而,写实主义一直被当成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标杆,后来经历了文革美术和伤痕美术阶段而达到了高潮;在经历了“85新潮美术运动”和“89不回头现代艺术大展览”之后,写实主义在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下开始被置疑。然而,新潮美术的蓬勃发展又引领中国美术形式进入了另一个西化的进程,即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疯狂模仿和借鉴;20世纪末,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美术革新后,中国当代美术在所谓的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却被标拟以“东方他者”的身份进入了“后殖民主义”文化的怪圈,似乎又开始了一轮新的“西化”进程,出现了所谓“多元化”琳琅满目的当代艺术新浪潮。然而,这期间人们开始对“本土”、“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反思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在雕塑界很多优秀的雕塑家也致力于挖掘研究本土题材和民族审美趣味的雕塑创作,出现了很多带有浓厚民族味和写意味的优秀雕塑作品。1995年,
将写意概念与雕塑相结合的理念,是为中国雕塑摆脱西方写实主义一统百年的历史,从而走向雕塑艺术民族化自觉发展进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写意雕塑”作为中国本土雕塑自然生成和发展的审美样式,必然成为当下人们关注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走向民族化方向的焦点。当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刺激并带动了消费文化的一体化;当传统精英文化的逐渐消解,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的普及,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和观念艺术发展与渗透产生的图像世界面前,新时期的审美必然会出现一次性、阶段性和消费式的麻木化,以及对艺术价值认识观念的肤浅和表象化;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现象必然会出现诸多“噱头”事件与“雷人”的艺术形式,来调节大众的审美品味和品位,在众多疯狂的调侃和娱乐式的文化艺术背后却暗示着传统精英文化边缘化和萎缩化,标志着“俗文化”的覆盖力量之庞大和“雅文化”发展之艰难;人们对高雅艺术的失语和审美判断力的缺失,不得不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缺憾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复兴时代的到来,反思本土文化精神和梳理文化脉络,寻找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依旧成为这个时代的巨大文化命题。“写意雕塑”作为这个时代民族美术的复兴和创新样式之一,也代表着中国当代本土雕塑语言与发展的途径之一,在当前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写意雕塑面临的窘境
写意雕塑的造像形式是传承了传统雕塑的血脉,而中国传统雕塑在艺术史中的边缘地位一直没有改变的事实,是造成中国本土雕塑在近代走向没落的直接原因,这也是写意雕塑面临窘境的根源。
众所周知,雕塑在古代一直属于“皂隶之事”,文人士大夫不屑为之,大多数雕塑匠人文化水平有限社会地位低下,师徒式的传授方式和门户偏见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这样一来直接造成雕塑理论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的雕塑文献论述,据记载的有如唐杨惠之的《塑诀》,元明时期密宗佛像造像的《造像量度经》,而从“前人从画史。方志和佛教志书里收集到一些雕塑工匠的姓名或创作情况,仅为《哲匠录》一种”①,但《哲匠录》毕竟主要的是记述古代少数建筑师的生平事迹,雕塑家仅是附带而已,更没有系统详尽的记录雕塑的发展状况。所以,几千年来道器分途、重士轻匠、重文轻工的固习,造成传统雕塑理论一片空白,雕塑技法逐渐失传;传统雕塑的继承没能像传统书画艺术发展那样,有大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来构建完善且稳定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因此,在没有系统理论的研究、总结和指导的情况下,传统雕塑发展是相对被动的,其所依附的是在个人经验和时代审美外围意识影响下进行的,雕塑理论的先天性不足的内因和政治历史发展的外因使得本土雕塑主流在元明清三代走向了工艺性雕塑之路,走向了彻底追寻“形而下”形式的死胡同,如材料的华丽和工艺的雕琢,丧失了雕塑本身固有的力量与空间、气魄与精神之本质;近现代以来,诸多的社会政治和历史原因,中国本土雕塑造型方式逐渐被淡化和冷落,而全盘写实主义的中国雕塑西化历程,引进了从西方几百年前的古典主义雕塑到前苏联革命写实主义的雕塑模式,形成了强调“造型基本功”训练的“学院派”雕塑一统天下;经过“85新潮”之后,直接进入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以及后现代和观念雕塑的滥觞期。在这短期经历里,所能代表本民族的雕塑发展状态,在美术界里受人关注的情况远不及国画。在传统强调笔墨情趣为主流艺术的“重绘画,轻雕塑”的意识形态里,书画相对雕塑而言更简单明了地表现文化修养,更能直抒胸意来得直接,而雕塑永远“没有在理论上获得独立的审美自觉,还处在经验型的自在的状态中,……(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指导雕塑实践”②,而且至今为止国内关于本土雕塑系统理论和相关文献的整理还是很薄弱,写意雕塑发展似乎注定要陷入一个令人尴尬的窘境。这种窘境特别表现在“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我国近现代雕塑家是以三代人都浅层次地理解、追随和模仿比他们各代人的同时代早得多的已经过时的西方艺术为其主要特征,这种追随的结果既没有使我国的近现代雕塑进入世界优秀艺术的前列,同时又失去了民族文化遗产里面最宝贵的那一部份”③。这种窘境揭露了在近代中国国力衰败的政治背景下,中华文明丧失了文化自信而走向文化自卑的同时,在以过时的西方古典写实雕塑面前,在强调理性再现的“科学式”艺术面前,作为崇尚传统意象造型观念的本土雕塑的真正价值被“有效地阉割”了,“中国近代到当代雕塑的发展始终没有产生在自身文化精神基础的方法论创新”④直接导致雕塑民族性美学价值的萎缩化,并揭露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和笑话,那就是中国现当代雕塑虽然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拼命强调基本功训练的学院派的教育体系,却没有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属于世界级的雕塑大师。这种窘境迫切地要求现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已经不仅是技术和观念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文化角度重新认真面对如何传承于传统和真正创新于当代的老问题,一个从雕塑理论和实践在整合上寻找雕塑文化民族自信力的本源问题。
三、写意雕塑的美学特征
1、崇尚意象审美造型观念,讲究塑造物象整体概括,突出雕塑神韵和气势之美。
从美学角度来讲,意象中的“意”是审美主体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念或心念,而“象”就是审美客体即具体可感知的物象,意象是二者辨证统一的,即“意”是有“象”之意,而“象”也是有“意”之象。中国人崇尚意象的审美观念的文脉传统来源于农耕文明时期的人文环境,尤其深受农耕社会主流审美文化的影响,在“意”与“象”辨证关系的认识论上,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较为唯心,主张“游心之所在”,“以心观物”,这种略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审美方法恰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首要精神和主要特征在于将人心‘大’化,从而将世界‘心’化”⑤。尚意美学所主张的审美内化于意境的营造和外化于意象的表现,都体现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在哲学角度的认识论范畴内,渊源于传统哲学中以天人合一观为基础的“自然论”决定了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易经》里的“立象以尽意”,及其来自《系辞传》里“观物取象”的思想,是最早关于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主张,无不说明了以主观和感性色彩来观物的认识论产生的审美逻辑,逐渐形成了以尚意美学为主导的中国式艺术造型观;而讲究意境美、意象美也逐渐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正如
传统画论中的尚意审美逻辑和传统美学主张,同样自然的适用于传统本土雕塑。首先,本土雕塑带着“写意”的民族个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展示了不同的意象特征,讲求不同的神韵气质和审美风格。如大气磅礴的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或剪影式的汉俑,其“意”象的造型方式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阳刚气质,体现出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魏晋南北朝的秀骨清像,体现了玄学精神和出世的洒脱人文脉象;隋唐讲究的丰腴富贵,代表民族自信、国力强大的气派意象等。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本土雕塑,呈现不同的审美品位,但本质上都讲求雕塑创作中追求一种更能把握物象的整体时代精神意象和审美韵味。其次,写意雕塑追求重神似不求形似的造型观,与中国绘画在营造意象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几乎相同。在中国美学看来,形似并不等于神似达到气韵生动,然气韵生动一定包含形似。因此,讲究造型概括并具体化于物象而获得某种印象中可以感知的气质或气势成为创作的目的;作品常在视觉上会形成一种“势”或叫视觉冲击力,而这正是作品的神韵所在。在雕塑过程中,神韵和气势的营造还通过雕塑的量感或动态或具体雕塑过程中概括手法的运用来实现的。雕塑物象所形成的在心理空间上类似写意国画里的一次性的干净利索的造型感来传递视觉张力,以达到“气韵生动”审美效果。另外,写意美学的造型观表现力量感与气势美不仅仅是通过雕塑语言直白式的高、大、全来表现,而是通过一种视觉上或心理上的所唤起的张力来传达的。犹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天”是通过具像高度和形式上的尖顶来表现,而中国的天坛则是通过三个圆圈构成“乾”卦的旋转力量所形成在心中的意象高度来实现的。其三,写意雕塑在审美的韵味上和造型手法的处理上,展示的是中国艺术尚意美学的民族个性和艺术魅力,“就是